那些年我刷过的美术馆: 21_21 Design Sight

「Why do they go that far?」

April 12, 2020 -
#travel

超越视力表的眼界

21_21 Design Sight的logo

在东京六本木闹中取静的21_21 Design Sight是座一年举办两次大型企划展的美术馆。中二如我,首先就被它非主流的名字吸引了。机智如我,一度以为这名字里的「21_21」是在_划重点_强调21世纪 :)

查了下官网才知道它的真正意义延伸自「20/20 vision」,英语中用于形容「完美的视力」。所以这里的「21_21」是要传递这座美术馆的策展理念 — 即希望可以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做着眼于未来,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设计。

在创办者和策展人眼中,优秀的设计不仅能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给生活注入美感和乐趣,更应该能通过全新的视角反思并重新定义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果然很非主流啊 -_-

安藤忠雄给三宅一生披的「一块布」

获得「21_21」视野自然需要大师引路 — 美术馆的创立者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便是其中的两位。

提到三宅一生,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毕竟风靡过Instagram网红街拍圈的Bao Bao就出自旗下品牌👇

街拍达人人手一个的Bao Bao

同时他也是乔帮主这件黑色高领衫背后的男人 👇

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乔帮主

从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无印良品开始,日式美学所传递的「less is more」便俘获了人们想要披上麻袋就出门喂马劈柴浪迹天涯的心。「一块布」(A Piece of Cloth) — 三宅一生设计理念的根本,也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自然极简美学的追求。它形象一点的说法即是:2D空间的一块布,将边角拉伸揉捏,就成了3D空间的一件衣服。「一块布」的理念从1970年代诞生,到1995年在计算机与材料科学的创新结合中被实体化,到今天已进化成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最根本的特征仍旧是挣脱固定结构的束缚,在人体与衣服之间留出充分的空间,探索人体,包裹着它的布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童鞋可以从这个特别燃的三分钟小视频中一窥「一块布」的魅力👇)

「一块布」的衍化

「一块布」的理念在21_21 Design Sight的直观体现,就是安藤忠雄设计的像是用一整块铁板折弯的屋顶。

21_21 Design Sight的屋顶,建筑大部分掩藏于地下

安藤忠雄的作品不能穿挂在身上,所以和三宅一生相比他或许离我们更遥远。然而喜欢K歌的朋友们可能还是在梁静茹的MV里见过他的「水之教堂」👇

梁静茹的《崇拜》在北海道的「水之教堂」取景

安藤忠雄的作品多以水泥为主要材料,这也使他在建筑界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和三宅一生思考人与衣服之间的关系不谋而合,安藤忠雄也一直在思考建筑对人的意义,建筑与自然的关联。 他是一个光影魔术师,通过利用自然光在建筑空间内的变化赋予这些原始的清水混凝土以温度。安藤在纪录片《城市与建筑-安藤忠雄的建筑诗》中说「建筑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唯有倾注感情在里面,它才会有元气和生命力」,这点完完全全就是我游走在21_21 Design Sight的感觉 — 安静中透着生气勃勃的平和感,没有丝毫的冰冷与疏离。

左侧狭长的窗口透进阳光和绿意

投影里手掌下的混凝土 vs. 展馆四周墙壁的混凝土

「一块布」裹着的有机世界

我17年夏天去21_21 Design Sight看到的展叫「GRAND PROJECTS: HOW FAR WILL YOU GO?」,有幸看到了几个至今难忘的装置艺术。

Tokyo 2017

这个名为「Tokyo 2017」的作品来自法国摄影师和装置艺术家Georges Rousse,是他为21_21 Design Sight量身打造的视觉盛宴。

这个作品真是完美融合于21_21 Design Sight

三宅一生将2D的布转化为3D的衣服,Georges Rousse却恰恰相反,喜欢利用光线、色彩和建筑元素将3D的空间转化为2D的摄影表面,呈现一种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虚实交错感。无论是废弃的工厂还是日常出入的民居,每个场景经由他手后瞬间衍生出三种诠释:客观存在的,他脑海里乌托邦式的,以及二者相爱相杀的融合版。随便截了张谷歌出的结果感受下👇

3D空间打造的2D幻觉

Tape Tokyo 02

我很喜欢的另一个作品叫「Tape Tokyo 02」,来自创意工作室Numen/For Use。团队的三个创始人是来自欧洲的工业设计师,他们的创作领域横跨概念艺术、舞台布景、工业设计和空间设计,非常丰富。近些年他们创作了大量基于胶带、绳子和织网的大型空间装置艺术,通过对这些日常物品的概念进行巧妙转化,创造出契合具体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Tape(胶带)这组创作灵感诞生于一个舞蹈表演的布景:舞蹈演员挥舞着胶带在舞台上的柱子间游走 — 胶带呈现的形状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移动,也就成了记录(tape recording)编舞的一种形式。

胶带的材质本身是「柔软、有弹性且可随意变形」的。没有人规范过胶带应该被缠成什么形状,它可以灵活地”钻入“任何空间,自由伸缩的同时对空间中的元素进行「联结」。在展厅这个空间语境下,被联结的元素都有哪些呢?几乎所有东西!打在胶带管道上又反射走的室内光,椅子,墙角,当然还有站在管道外旁观和在管道里穿梭的人 — 这些既定空间内杂乱无章的事物被胶带以自由松散的结构联系在一起。

21_21 Design Sight内的Tape,可承重两个人

网上看到的秋天暮色下的Tape

从相反的角度看,同样是源于胶带「柔软、有弹性、可随意变形」的特点,这些被联结的事物同时又反作用于胶带。人在管道里面的一举一动一个喷嚏都会使其产生形变,而这些位移与形变又会给站在外面看展的人带去微妙的变化。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那么置身错综缠绕的管道之中的人呢?一方面「柔软、有弹性、可随意变形」的材质让人觉得舒适、可葛优瘫之,但另一方面它的不稳定、不安全感又不免让人屏息凝神,如履薄冰。

包括我在内的看展的人来自不同国家带着不同身份,但在脱下鞋穿着袜子钻进管道的一瞬间,仿佛通天塔被打通了,一些社交屏障也忽然消失了,人们变得亲切而松弛,像是返老还童成了姗姗学步的婴儿,一起好奇地探索这个新世界。很神奇。我终于开始慢慢理解艺术之于公共空间的意义了。

胶带「柔软、有弹性、可随意变形」的材质激发出各种有机反应

就这样,胶带与其所联结的一切进行着作用与反作用,形成了一个五脏俱全、栩栩如生的有机体。起初看展的人把装置当作雕塑远观,爬进装置后它从雕塑无缝切换成一座建筑,直到人通过互动与之渐渐融合,成为整个艺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临走时看到策展人的这段话很受触动,大概是整个美术馆和企划展的TL;DR了👇

“Such an experience sparks a change in existing norms and values.”

「Why do they “go that far”?」

这是我对「一块布」最深的记忆。